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貪婪把我們變成豬:《幸運豬》

韓國文字作家Kim Jongryeol與繪圖作家Kim Sukgyeong聯手合作的圖文書《幸運豬》(The Lucky Pig on the Corner,Darim Books,2006)採以神奇魔力的敘述手法,豐富孩子的想像,描繪人因為貪婪而變成豬的寓言故事,教導孩子貪婪帶來的後果。是一本寓教於樂的童書,曾於2011年入選韓國小學教材,贏得家長與老師一致熱情推薦。

《幸運豬》自2006年出版後,陸續獲選博洛尼亞兒童書展年度插畫獎作品、入圍法國讀者日報》最高獎作品,並授出法國和越南的翻譯版權。

《幸運豬》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名為杜鵑花的小城鎮,一個和平之地,大人守本分工作,孩子按規矩上學。一天,當晨霧散去後,鎮民意外看到一家新商店在杜鵑花鎮的角落悄悄開張了。

這家新商店店名是「幸運豬」,外觀簡樸,毫不起眼,鎮民露出猜疑與蔑視的眼神看著店家門口擺放的豬掛牌。掛牌上的豬學人的紳士穿著,嘴角飄出沾沾自喜的詭異笑容,令人瞧了很不舒服,可是當鎮民站在掛牌前仔細端倪時,心裡卻被掛牌的「免費贈送你想要的好運」廣告詞搔得癢癢的,躍躍欲試。一名警察從家裡搬來家當,走進商店,最後換得一副能夠追蹤罪犯的眼鏡,欣喜若狂走出商店。隨後,越來越多鎮民爭先恐後衝進商家,從店家帶出許多擁有魔法的物品,例如一雙永遠不會破損的長筒靴、一本每次翻開都能讀到不同故事的書等等。「幸運豬」商店免費贈送好運的消息在鎮民之間口耳相傳,傳遍杜鵑花鎮各個角落,甚至傳播到鄰近村鎮,慕名而來的他鄉人、前來報導的新聞媒體,全都湧進杜鵑花鎮,令這個原本平靜樸素的小鎮,變得壅塞吵雜,形成一片大混亂。

鎮上一名小男孩的父母,也從商店換來一個能煮出兩倍食物的鍋子,等於為一家人省下一半的伙食費。他的父母每天笑得合不攏嘴,就跟每位進入商店的鄰居一樣。

當天空莫名刮起一襲霧籠罩杜鵑花鎮時,似乎在嘲笑鎮民的洋洋得意,也好像預示一場災難的降臨。

《幸運豬》透過故事主角小男孩的眼睛,觀察杜鵑花鎮民的瘋狂行徑,也驚恐看到他的父母跟每位走進商家的鎮民一樣,宛如遭人下了魔咒,從兩腳人類的身體慢慢變成四肢蹄的豬。最可怕的事情是,沒有人留意到有任何事情改變了。他們依舊全神貫注地利用從商店得來的神奇寶物,來增加自己的財富與享樂。他們貪婪的眼遮蔽了一切。

小男孩無力解決杜鵑花鎮的混亂與亂象,只是緊緊陪伴他的父母,聽著他們整天發出豬叫聲及跟豬一樣在泥水中打滾。這天,當他站在陽台俯瞰外頭街道時,驚訝發現幸運豬在街上昂首闊步,行走在已經變成豬的鎮民身旁,囂張的不得了。

小男孩走向幸運豬,要求將與一名記者一起進入幸運豬商店,設法找到破除魔咒的方法。當小男孩一踏進商店,幸運豬立刻拿出一枝能幫他考試得滿分的神筆誘惑小男孩。小男孩不為所動,斷然拒絕。皇天不負苦心人,小男孩終於找到能讓父母變回人的方法:他們必須親手毀掉商家贈送的魔法寶物!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父母已經完全被蠱惑了,不捨得砸碎鍋子。小男孩最後能成功說服他的父母嗎?

《幸運豬》是個充滿奇幻的寓言故事,一本適合大人與孩子閱讀的圖文書。它就像一個萬花筒,會吸引我們瞇眼端倪筒內五彩繽紛的萬象,並從故事中學習到人生小啟示:貪婪破壞我們的社會、家庭,最悲慘的是,吞噬我們自己。

《幸運豬》一書的兩張跨頁內頁: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德國神秘暢銷天后的大時代小說:《逝愛年代》

德國今年最受注目的作家──
涵妮慕恩茨(Hanni Műnzer)

《法蘭克福彙報》稱她是「神秘的暢銷天后」
《鏡報》說她是「素人暢銷電子書作家」

一本用希伯來文撰寫的日記,勾勒出一名女子生於納粹時代的情慾與悲情,也深深影響母女四代的不幸人生。

小說最初登場的是一本日記!

小說中的家族四代女主角:
祖母──伊莉莎白(Elisabeth)
母親──德波拉(Deborah)
女兒──瑪蓮達(Martha)
孫女──費莉西蒂(Felicity)

瑪蓮達望著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母親德波拉逝世!在母親患病之前,她們母女之間的感情相當冷淡。因在瑪蓮達的成長過程中,從未得到母愛,她的繼父在她14歲時也自殺離開人世,她母親絕口不提關於她生父的事情。在一個冷互動的家庭出生成長下,她認為一切的歸罪來自於自己,逐漸藏起自己內在的情感,包括她面對自己的親生獨生女兒費莉西蒂

瑪蓮達對母親德波拉的理解、同情與釋懷,就在打開德波拉生前所寫的日記那刻,她的眼淚猶如被點燃蠟燭的臘油一樣,直流而下。

從母親的遺物中,瑪蓮達意外發現兩份令她震懾的文件:一本用希伯來文撰寫的日記,以及一張自己的出生證明。這張出生證明寫著,瑪蓮達不是在美國西雅圖出生,而是出生於1945年的羅馬一間監獄。

「母親欺騙了她!」瑪蓮達腦子裡一直盤旋著這念頭,以及一連串從母親那裡得不到答案的疑問蜂擁而至。於是她與女兒費莉西蒂飛到羅馬,試圖尋找她母親以及自己的過去。

抵達羅馬後,瑪蓮達找到一位懂希伯來文的耶穌會牧師西蒙(Simone),在他的幫助下,解譯了德拉波日記裡的字句,也揭開了一段令人震懾的過往......

德拉波1924出生在德國慕尼黑。她的父親是一位猶太醫生,母親伊莉莎白是維也納劇院的知名演唱家,家庭過得幸福美滿。直至1936年,父親突然失蹤了,獨留德拉波,以及才出生不久且患有輕度弱智的弟弟沃夫岡(Wolfgang),與她母親三人。

這家人的生活頓時失去依靠,加上父親是位猶太人,財產遭受政府沒收,德軍又經常上門找麻煩,令帶著兩名幼子討生活的伊莉莎白感到傍惶與無助,此時,一名武裝親衛隊隊長阿爾巴切特(Albrecht)出手相助,不僅解決這家人的居住問題,順利搬回伊莉莎白與孩子的老家,又幫她在樂團找到工作維持生計,不再有德軍上門打擾。就在尋獲丈夫下落毫無音訊的一年後,伊莉莎白接受阿爾巴切特的求婚,共組新家庭。

幾年後,伊莉莎白因肺炎去世了。她的女兒德波拉剛滿18歲,遺傳了媽媽的姿色,是個長得亭亭玉立的標緻美女。德波拉自小因父親失蹤、家庭遭遇,以及負起保護弱智弟弟的責任,培養她早熟與順從的性格。就在她母親死後不久,她的繼父阿爾巴切特對她產生佔有的邪念,要求她取代家庭中的母親角色,成為他的女人。德波拉在無法抗拒的情勢下,順從了繼父,跟隨(從繼父轉變為)丈夫阿爾巴切特往返於蘇黎世、維也納和克拉科夫等地。從父女關係轉變成夫妻的兩人,也受情與慾束縛。

在克拉科夫時,德波拉巧遇瑪琳(Marlene),一名德國女演員,也是德意志國防軍的高階軍官的情婦。她跟德波拉介紹一位波蘭反抗組織成員賈克伯(Jakob),然後從他們這群反抗組織的人口中,得知納粹軍人的惡行,包括了他們會為了奪得所愛的女人,布局一樁完美詭計達到目的。這些指控令德波拉想到自己父母的遭遇,也懷疑當年父親的失蹤,莫非也是一場計謀呢?

瑪琳知道阿爾巴切特習慣在家裡留下文件副本,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她請求德波拉想辦法偷出這些文件。一心想調查父母遭遇始末的德波拉,趁阿爾巴切特到柏林開會時,順利將文件偷出,可是在前往與瑪琳會晤途中,突遭襲擊,瑪琳賈克伯受傷被捕,被判間諜罪名入獄,而德波拉也被懷疑涉嫌。

歷經此事後,阿爾巴切特提防德波拉,並視她為奴隸,只要德波拉反抗不從他的命令,他就會利用她的弟弟威脅她就範。直到慕尼黑被美軍空襲、整個城市幾乎被摧毀時,德波拉才逃出阿爾巴切特的魔掌,只是當時的她已懷有這個男人的孩子。

德波拉恨透了阿爾巴切特。她很知道他的逃亡路線,於是追蹤他到羅馬梵蒂岡,用槍射殺他時,自己也被捕入獄,並在獄所生下瑪蓮達

獄所的神父醫生拉斐爾(Rafael)十分同情瑪蓮達,細心呵護她,建議她寫下自己過往的可怕經歷,讓文字療癒她的傷口,同時,謊稱阿爾巴切特已死掉,一切都結束了。拉斐爾甚至說服德波拉跟隨他移民到美國,開啟新生活。搬到美國不酒後,倆人結婚了,可是德波拉因憎恨阿爾巴切特而無法愛他們的女兒瑪蓮達。可憐的拉斐爾全心全意愛著德波拉,卻始終得不到她的愛,感到萬般痛苦。

十四年後的一天,德波拉在報紙上讀到阿爾巴切特仍活著的消息,並在以色列的獄所為他的戰爭罪行服刑。她心中的仇恨油然而生,做出了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決定,最終也為她平靜家庭釀成一場悲劇,以及斷送一段母女情,讓瑪蓮達費莉西蒂承受生命中之重。

《逝愛年代》(Honigtot)是一本敘述愛與背叛、暴力與欺騙、贖罪與逃避的文學小說。故事以眾人熟悉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亂時代作為背景,以四代女人的故事重述德國納粹的歷史。小說中,沒有批判納粹或猶太的是非,而是從這段歷史中看到那一代女人的愛情、忠貞、家庭以及更多向現實生活的妥協與對男人的依賴。

她們的故事會讓你流淚!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對子女的愛、內疚、補償以及不能說的秘密:《The Sense of An Elephant》

2012年就關注到這本義大利暢銷小說,是部鎖定於父子關係的故事,卻增添懸疑元素敘述。等了兩年多,終於讀到英文譯稿了!

英國麥克米蘭出版集團(Pac Macmillan)旗下文學品牌Picador去年簽下義大利2012年暢銷小說《The Sense of An Elephant》(義大利書名《IL SENSO DELL'ELEFANTE》),將在20152月出版。這本小說已出版法、德、西語版,贏得高度讚賞與讀者青睞,至今已授權6國語言,義大利暢銷40,000本。

一部運用瑰麗文字敘述對子女的愛、內疚、補償以及不能說的秘密的故事!

小說故事背景設於現代的義大利米蘭,一幢位於歷史知名的公寓街區的大樓。一名75歲的彼得羅(Pietro)騎著他的老舊自行車,提著一只裝滿過去回憶的破舊箱子來到了米蘭,在一棟小小的公寓樓擔任門房的工作。

彼得羅年輕的時候,深愛一位美麗女人,只是倆人最終還是分手收場。當彼得羅在她臨終病床上看到一封信時,才知道她為自己生下兒子,而自己的親生兒子就住在米蘭。彼得羅於是一人隻身前往陌生城市米蘭,在他兒子居住的大樓當門房,就近照顧他,一償父親之責。

故事畫面隨著彼得羅帶有一點神經質的來回踱步轉移,時而倒敘、時而插敍地播放居住在大樓裡的每個人的故事。

盧卡(Luca)是一名醫生。他本來在醫藥研究部做得有聲有色,卻突然被調到這個毫無希望之人的聚集地,令他的才幹有點施展不了,與妻子薇歐拉共育一子。在這個看似平淡幸福的家庭生活,他們卻都各自戴著面具冷漠生活,尤其是他的妻子薇歐拉,心底藏著許多足以摧毀這個家庭的秘密。

盧卡一家人與公寓鄰居們──善良又極度孤獨的律師波比、在愛情之路玩火自焚的盧西亞娜母子──保持一種微妙關係,而這些人的生活碎片,在彼得羅的眼中,構成一個不平衡卻又默默維繫著自身運動的小宇宙。

彼得羅從剛踏進這幢公寓大樓開始,就對盧卡一家人抱持奇怪又熱切的好奇心,經常等到盧卡一家人外出後,利用職務之便,拿著備用鑰匙偷偷溜進盧卡的家,逐步揭開了這家人不能說的秘密,尤其是薇歐拉的背叛。

隨著彼得羅過往記憶,如蒙太奇般的浮現,以及伴隨著彼得羅打開破舊箱子中的舊物,一件件被梳理時,我們恍然意識到,為什麼他會對這棟公寓以及盧卡一家人情有獨鍾,甚至瞭解他是用何種自我犧牲的方式,補償為人父親的怠職,追尋最終的救贖。

在義大利,大象象徵著智慧與悲憫,因此作者用大象比喻小說中的父親形象,並在這部描寫父子關係的故事中,夾雜了懸疑,煮沸了讀者的好奇!

小說家馬可米西羅利(Marco Missiroli)出生於義大利里米尼(Rimimi),他的第一部小說《無尾》(Senza Coda)在2005年出版,榮獲義大利重要文學獎項康皮耶羅獎的首作小說獎(Campiello Debut Novel Prize),並憑藉在2007年出版的第二部作品《Il Buio Addosso》、2009年出版的第三部作品《Bianco》一舉囊括三項大獎──卡米索獎(Commisso)、陶德利獎(Tondelli)、評論家獎(della Critica),奠定他在義大利文壇舉足輕重的地位。時隔四年,在2012推出的第四部小說《Il Senso Dell'Elefante》同樣穩座暢銷榜,並入圍卡匹埃羅獎初選名單。


(法文版封面)

(德文版封面)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姜東元、宋慧喬攜手合作的新片,是改編韓國暢銷50萬冊的小說:《噗通噗通,我的人生》

韓國最暢銷的八十年代小說家金愛蘭(Kim Ae-ran)憑藉短篇小說拿下無數座的文學獎項,她的第一本長篇小說《The Youngest Parents with the Oldest Child》(韓文書名:《두근 두근 인생》,中譯名:《噗通噗通,我的人生》)在2011年出版,小說發行三個月銷量突破14萬冊,韓國讀者、書評家均盛情推薦,至今累積銷量破50萬冊,躍身韓國暢銷小說家之林。

《噗通噗通,我的人生》這本小說以一種幽默詼諧的文字、冷靜堅毅的觀點,關注早衰症孩子的成長議題,亦擄獲導演李在容的心,與作者簽下改編本小說的電影版權,力邀韓國當紅男女演員姜東元、宋慧喬領銜主演小說中一對育有早衰症孩子的年輕父母。宋慧喬在一次媒體訪問時,稱讚電影的原著小說:「這是一部沒有理由不演出的作品!」電影已開拍,聖誕節檔期上映。

小說描寫,在韓國一個鄉村小鎮,大秀(Dae-su)與美拉(Mi-ra)自小認識。兩人十七歲初嘗禁果後,美拉懷孕了。美拉的父親就算非常不喜歡大秀,覺得他性格懦弱,又易衝動,還是把女兒嫁給他。美拉懷孕後,就辦理休學,專心在家待產。個性活潑又聰明的她,滿心期待孩子的出生。她天真欣喜地在房間裡貼滿可愛嬰兒的海報,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跟海報的嬰兒一樣美麗,同時也格外留意自己的飲食,盡撿些能夠生出健康聰明孩子的食物。

在美拉順利產下兒子時,全家人開懷不已,為他命名為「雅凜」(A-reum)。雅凜繼承了父親的樂觀、母親的感性,卻不幸罹患罕見疾病「早衰症」,因此,他無法跟其他同齡孩子一樣到學校上學,不能玩足球和棒球,更別奢望談場戀愛。自他出生後,他的父母一直擔心他,可是十七歲的他,表現的比他父母成熟許多。在他的生活中,除了父母之外,結交的唯一朋友,就是他的鄰居,一位六十歲的男人。

雅凜是個感情豐沛、心思細膩的大男孩,整天待在家裡閱讀和書寫,感謝自己能活到十七歲。因為在早衰症的醫學臨床上,這是罕見的。

雅凜的健康每況愈下,比過去更經常出入醫院。他的父母不富裕,一筆筆龐大醫藥費用已將他們壓得喘不過氣,因此,為了不增添父母的經濟負擔,雅凜自願出席真人秀的電視節目,接受觀眾的善心募款,承諾籌到足夠的醫藥費後,就到醫院接受治療。在這段時間,他與一位同齡的骨癌病患希夏(Seo-ha)通信,首次打開心房與對方談心,心裡暗生喜歡對方的情愫,認定希夏就是自己的初戀。只是隨著通信的往返,他才驚訝發現,希夏不是女生,是個大男生。他感傷自己的初戀結束了,卻不放棄追求下一段愛情。

他日漸惡化的病症,在電視前不斷地播放,讓他收到許多觀眾的打氣與幫助,可是這些似乎無法挽救他的性命。

在隨時會離開的有限生命中,他決定寫下他父母的愛。從父母的年輕一直寫到他們初為人母的那一天就好了,因為自他出生後,可憐的父母再也沒有享受過真正的快樂。

他決定在自己十八歲生日當天完成,然後將它送給他最愛的父母當作禮物。有了這個念頭後,他開始日以繼夜地寫著,盡情發揮自己的豐富想像,甚至採以誇張的幽默,為父母編織一個超級夢幻的愛情故事。

雅凜會活到十八歲嗎?他真的能夠跟父母平靜告別嗎?

他筆下的愛情故事將奉獻給他的父母,同時敬了他自己的青春。只是,他再也沒有機會向我們解釋,他為什麼這樣寫?!

當雅凜完成他的小說時,他的母親又懷孕了。他第一次看到父母的笑容,燦爛而美麗。他看著母親的肚子,希望他的弟弟或妹妹能夠為這個「哥哥不在了」的家庭,填滿更多的歡樂,揮走他這位哥哥過去十七年帶給這個家庭的遺憾與悲哀。

《噗通噗通,我的人生》的故事很單純,就圍繞在一對父母跟他們最深愛孩子的告別的悲傷,以及一個人必須對他所愛的人永別的絕望。在沮喪感傷之餘,卻又燃起希望。

小說除了細膩著墨家庭親情之外,也巧妙安置一個明顯對比──成熟的34歲父母,是對天真浪漫的成年人;年輕的17歲大男孩,比父母更瞭解老人的世界──來討論人們關注的「老」!

這個故事帶領我們瞭解我們的家庭、生活的真諦,更深層思索「變老」意味著什麼。

金愛蘭提及自己決定創作這部長篇小說時,腦子只想到一字話:「一個關於最年輕的父母與最老的孩子的故事!」她最初這個創作靈感的句子,現在被銷售這本小說的英美歐版權的文學經紀人,拿來當作英文書名:《The Youngest Parents with the Oldest Child》),成功吸引許多英美歐編輯的注目。

2014年倫敦書展主賓國是韓國,金愛蘭的暢銷長篇作《噗通噗通,我的人生》是書展最受注目的韓文小說之一,相信她將是繼申京淑、孔枝泳、黃善美之後,下一位走向國際文壇的年輕韓國女作家。

關於本小說改編成電影的訊息: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偷書賊》作家馬格斯.朱薩克盛情推薦繪本:《赫爾曼和羅絲》

繪本《赫爾曼和羅絲》(Herman and Rosie)的封面,採以一張黑膠唱盤的圖像,敘述一個關於生活在大城市的我們的故事!

這本繪本在美國、澳洲、德國、以色列、西班牙、日本已出版,擄獲小學生、中學生的青睞,並入圍日本Sakura Medal(這是一個由全日本國際外僑學校學生票選的獎項)。法國文學出版社Gallimard簽下法文版權,成為第七個授權外語。

全球暢銷小說《偷書賊》作家馬格斯.朱薩克盛情推薦《赫爾曼和羅絲》:
Quirky, soulful and alive a book to treasure, like a favorite song.

這本被他形容像是一首最愛的歌的繪本,敘述一位喜愛吹雙簧管的鱷先生與一位愛唱爵士的鹿小姐的故事……

聽說,在紛擾城市的一條熙來攘往大街,駐紮兩間小公寓,住著赫爾曼(Herman)和羅絲(Rosie)。

赫爾曼,喜歡吹雙簧管,喜歡冬季冷風吹來的熱狗香味,喜歡在家觀看與海洋有關的電影。

羅絲,喜歡做鬆餅,喜歡聆聽爵士樂,也喜歡觀看與海洋有關的電影。

倆人鄰戶而居,卻不認識,因為大城市太擁擾了,人們沒有時間攀談,也慢慢習慣生活在城市不經意築起的孤獨角落。

赫爾曼在一家位於51樓的辦公大樓上班,每天打電話向客戶行銷商品,卻總是落個空,沒有人跟他買東西。他對此一點也不以為意,只是單純喜歡與人說話。

羅絲在上城一家高級餐廳打工,下午就騎車去練唱。每週四晚上,她在下城一家爵士酒吧唱歌兩小時,這是她每週最快活的時刻。

一天,赫爾曼下班時,聽到酒吧裡傳來美妙的歌聲,一種獨特的天籟,令他忘不了,於是他抱著雙簧管跑到住家屋頂,吹奏起那個令他神迷的旋律。住在赫爾曼家隔壁的羅絲回家後,泡了個熱水澡,愉悅聆聽在屋內四處流竄的雙簧管音樂,令她忘不了。

當赫爾曼走路、羅絲騎腳踏車時,總是擦身而過,也從來沒聽到對方心裡哼唱著與自己相同的旋律。

這一天,赫爾曼被裁員了,因為老闆不滿意他的銷售掛零。同一天的晚上,爵士酒吧的老闆通知羅絲,酒吧要關門了,因為根本沒有客人上門聽歌。

赫爾曼垂頭喪氣地抱著私人物品走回家,
羅絲黯然神傷地牽著腳踏車走回家。

抵達家後,

赫爾曼大口吃披薩,看知名海洋探險家賈克.庫士多(Jacque Cousteau)的影片。
羅絲一直做鬆餅,吃鬆餅,心情依舊很差,於是她坐下來看海洋探險家賈克.庫士多的影片。

一天過了一天...

赫爾曼與羅絲經常不約而同走到同一座橋上欣賞風景,來到同一個小販買熱狗,再各自回家。

赫爾曼在一個美麗夜光下,心血來潮爬到屋頂吹雙簧管。正在廚房做飯的羅絲聽到窗外吹來熟悉而喜愛的旋律,放下鍋盤,跟隨旋律爬上屋頂,看見了赫爾曼。

擁有相同興趣的倆人,終於在城市中找到總是擦身而過的彼此。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感情豐沛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無論來自什麼樣的生活,都要交朋友,同時,深入細膩地刻畫我們生活在大城市的孤獨慣性、在既有消費文化中的美好瞬間,以及傳遞給每位習慣孤獨的城市人一個訊息:我們身邊圍繞著許多值得認識的新朋友,只要我們願意尋找他們的話。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活在一個被戰爭扭曲和洗劫的國家,女人學會抗戰嚴酷的生活現實:《為失去禱告》

女性文學獎(前身是「柑橘獎」)決選提名作家Jennifer Clement的最新小說《為失去禱告》(Prayers for the Stolen),在版權競價聲浪中,英國、美國藍登書屋(Random House)24小時內先發制人(pre-empt)簽下英、美版權,德國也進行激烈的六輪競價,接連又授權巴西、捷克、丹麥、芬蘭、法國、荷蘭、匈牙利、冰島、義大利、挪威、塞維亞、西班牙、斯洛伐克、瑞典等17國語文,是今年國際書展的閃亮之星。

Jennifer Clement寫小說、非小說,也寫詩。她曾以《A True Story Based on Lies》決選提名女性文學獎,這部小說後來也被改編成舞台劇,在2011年首度公演。出生在美國外交官世家的她,自小在不同的國家城市成長,習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文與法文。她現在住在墨西哥,是墨西哥筆會的主席,也在墨西哥監獄工作。她的最新小說《為失去禱告》就是她對監獄裡一群年輕女性生存者進行紀錄文獻採訪時,激發的創作靈感。

故事由小女孩莉迪雅(Ladydi Garcia Martinez)做為第一人稱敘述者。她與母親住在一座格雷羅(Guerrero)的高山上。在這裡,只要吾家有女初長成,街頭的老鴇、毒犯就會上門誘拐搶人。因此,莉迪雅的母親分娩後,大張旗鼓告訴街坊鄰居自己生了兒子,甚至從小就把莉迪雅打扮成男孩,不斷吩咐她,不可以曝露自己是女孩身。

莉迪雅知道,自己的男孩打扮是個保護色,因為她時常看到街頭上演毒犯誘拐與她年紀相仿的女孩,而這些被誘拐的女孩,從此不再出現。她的鄰居同伴寶拉(Paula),大她一歲,是村裡最漂亮的女孩,也在一年多前被人綁架。離奇的是,一天,她身穿海軍藍衣服、面無表情地慢慢爬上回家的坡道,她的母親見到女兒激動不已,趕緊把她帶回家。然而,全村的人也極為驚訝看到寶拉,因為寶拉是第一位返家的失蹤女孩。

寶拉回到家後,足不外出,也不說話,神情木然。她雖然脫掉那一身海軍藍衣服,卻無法抹去手腕上刻著如蛇般纏繞的刺青:Cannibal’s Baby」,以及左耳穿有七個耳環。莉迪雅的母親看到寶拉身上的海軍藍,自言:「在天堂的耶穌和天使保佑我們每個人!」莉迪雅不明白母親這話的意思,可是後來她查到,海軍藍是監獄囚犯穿的顏色。究竟寶拉在失蹤的這一年多裡,去了哪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引起莉迪雅的好奇探索。

相較於莉迪雅,她的母親顯得是個行事過度謹慎的女人。自從莉迪雅的父親拋家棄妻女、一人遠走到美國後,莉迪雅的母親對於女兒便保護有加,似乎無法再承受生命中任一缺角。每天,莉迪雅的母親要求她每天禱告,可以為烏雲、球莖和蜜蜂等一切萬物禱告,就是不允許她為愛、健康、錢禱告。她的母親說,假如上帝知道你想要這些,牠一定不會給你。

莉迪雅的母親代表了格雷羅(Guerrero)高山上的每位婦女,她們被自己的丈夫、父親拋棄之後,必須努力掙扎求生存。在這個被戰爭扭曲和洗劫的國家,這些女人除了必須立刻學會抗戰嚴酷的生活現實,又得彼此連結形成一個強大的紐帶關係,保護自己和孩子。

這部小說讀來有股恐懼感,卻又有種哭不出來的哀傷。它就像是一把手術刀,把社會現實解剖地精確到位,激情狂熱,卻又不過度放縱。《為失去禱告》是一本打開後、就會令人想一氣呵成讀完的小說。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瑪莉•海金斯•克拉克的驚悚懸疑處女作:《我的孩子在哪裡?》

瑪莉海金斯克拉克(Mary Higgins Clark)出生於1927年,是美國知名驚悚懸疑女作家。她的每部作品都是美國暢銷作,甚至在歐洲也創下銷量佳績。美國愛倫坡獎於2001年就以她的名字增設「瑪莉海金斯克拉克獎」,旨在鼓勵作家創寫出肩負心理創傷的主角,並以女性特質克服。該獎的成立,無不證明克拉克在懸疑驚悚界的崇高地位,更為文壇培育許多有天份的後輩。

克拉克成為專職作家前,曾任秘書、編輯及在泛亞航空擔任空姐一年,婚後,靠著寫短篇小說貼補家用,直到1964年丈夫去世,她一人負起家計之責,撰寫4分鐘廣播劇本攢錢多年。當時她的文學經紀人極力說服她嘗試撰寫小說,而她初試啼聲之作是一部虛構華盛頓的生活的小說,銷量慘淡,這個失敗也激勵她改以撰寫自己最愛的懸疑驚悚題材的小說。

果然,她在1975年發表的第一本驚悚小說《我的孩子在哪裡?》(Where Are the Children?),令她一夜成名,不斷改版再刷,至2007年已有75刷驚人銷量。這本小說也在1986年搬上大銀幕,由知名導演Bruce Malmuth執導,克拉克撰寫劇本。

《我的孩子在哪裡?》的故事始終圍繞在女主角南茜身上打轉,她的過去是個不能說的秘密。

多年前,南茜被指控謀殺自己的親生骨肉。在她生日當天,她一對子女──彼得和麗莎──意外失蹤了。當兩個孩子被尋獲時,已經氣絕死亡。警方根據遺留的證據,研判南茜是謀殺自己子女的嫌疑犯。這個指控簡直將身心交瘁的南茜推向萬谷深淵。歷經漫長的審查後,南茜因證據不足被釋放,而她的前夫克利特無法承受這個打擊而自殺。

官司結束後,南茜選擇離開舊金山,搬到科德角。七年後,她重組家庭,嫁給房地產經紀人,並育有一兒一女,逐漸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

這天,是南茜的生日,她允許兩個孩子──5歲兒子麥克和3歲女兒梅西──結伴到自家花園嬉戲。當天有一則新聞,驚悚報導了多年前一名女人被指控謀殺自己的兩個孩子,而報導旁邊刊登的女人照片就是南茜本人。一股不寒而慄的恐懼凍結她的背脊,同時,麥克和梅西此時也不見人影了,花園只留下梅西的紅手套。

過去的噩夢捲土重來了.....

綁架麥克和梅西的人是誰?他的動機為何?

南茜和丈夫四處尋找,全鎮員警也全體出動,但是暴風雨阻礙了搜尋的順利進展,一無所獲。南茜恍惚之餘,想起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曾經看到自己過去的情人羅伯出現在小鎮,因此她深信是羅伯綁架她的孩子。可是警方將羅伯帶到警察局調查後,發現羅伯並非綁架孩子的人,嫌犯另有他人。正當綁架案陷入一籌莫展之際,意外接到麥克打來的電話,說自己與妹妹被一個男人關在小鎮的瞭望塔裡,南茜毫不遲疑地飛奔到瞭望塔,並不敢置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一切。

萬萬沒想到,綁架南茜的孩子的嫌犯竟是她的前夫克利特。克利特當年並沒有自殺身亡,一切是他自導自演的死亡假象。

南茜當年因為無法忍受克利特的變態行為,向他提出離婚要求,沒想到惱羞成怒的克利特,竟然殘忍殺死自己的兩個孩子,再將殺人罪嫁禍於南茜頭上。南茜最後因證據不足沒能入獄,反而再嫁他人過著平淡的家庭生活,都令克利特更憤憤不平,多年來暗地等待機會報復。他故意選在南茜生日這天綁架她的孩子,想用同樣的手段致她於死地,可是他這次故意將羅伯引到小鎮,利用他吸引警方的注意,模糊案情焦點。

一直讀到接近結局時,我們才了解到克利特是個怎麼樣的人?同時,克拉克安排性格扭曲的克利特再次登場時,也為他是不是殺害彼得和麗莎兩個孩子的兇手埋下伏筆?小說情節緊湊,主角性格獨特,令人無法釋卷。

克拉克繼懸疑小說處女作《我的孩子在哪裡?》大獲成功之後,陸續又撰寫多部膾炙人口的驚悚懸疑小說,本本皆是銷量保證,而《我的孩子在哪裡?》至今仍是讀者最耳熟能想的一部傑作,已譯成14國語文發行。


我的孩子在哪裡?】電影海報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從當舖老闆身上學到商業智慧:《當舖老闆的議價力》

中繁版當舖商學院》(商業周刊出版)

利用在咖啡館吃早餐的時間,閱讀了美國Portfolio今年六月重點書《當舖老闆的議價力》(For What It’s Worth),一邊讀一邊做筆記,難得有本書可以提出如此實用的教戰。


這本書讓我記起一位朋友。她是當舖的女兒,能言善道又能察言觀色,擁有完美的生意頭腦,這些特質全來自於她從小在當舖成長,耳濡目染父母親做生意的本事。去年,麥田出版社出版一本暢銷書《29張當票》,由國內知名當舖老闆秦嗣林撰寫,內容多半著墨於顧客上門典當的感人故事。我曾經好奇過:走進當舖是種什麼樣的心情?坐在店舖欄杆後的老闆是如何評鑑典當物的價值?面對眼前急需用錢的顧客,他如何做到滿足顧客的同時,又不讓自己的生意虧本?這些疑惑似乎在萊斯的書中找到合情合理的答案。


『議價』成為當舖裡最重要的課題,而非當舖老闆的我們,每天同樣生活在與自己以及與他人議價的世界裡,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做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議價,而不是每每跟人「議」得面紅耳赤。

《當舖老闆的議價力》一書作者萊斯•戈爾德(Les Gold)是全美最出名的當舖老闆。他是第三代當舖老闆。他的祖父Popsie Gold在1905年搬到美國後,成立了一家小型當舖。他的父親以及萊斯本人,都在祖父的教育下,培訓成為一位最出色的當舖老闆。

萊斯自十二歲起就開始做生意。第一樁交易是出售父親放在地下室的高爾夫球杆。他憶及,當時顧客上門詢價時,他脫口喊價20美元,坐在一旁的父親皺眉又搖頭,為兒子賤價出售價值25美元的高爾夫球杆感到羞恥。從那時起,萊斯除了學習鑑賞典當物的價值之餘,更開始向祖父與父親拜師學藝:如何與顧客議價?

自萊斯接手當舖生意後,他將一間原本只有1,500平方英呎的「美國珠寶和貨款公司」(American Jewelry and Loan)擴大到佔地5,000平方英呎;從每天只成交2-3件典當物的生意,驚人成長到現在每天有1,000樁生意,員工有55名,號稱是美國最大規模的當舖。

他如何將一家小當舖發展成一家全美最具規模的當舖企業?他在《當舖老闆的議價力》書中,毫不保留傳授成功之道。在閱讀書稿時,身為職場上的領導者可以學到的一點是:「他不是在經營一個家庭事業,而是將公司員工當作自己的家人經營。」

萊斯除了是全美最大當舖「美國珠寶和貨款公司」的經營者之外,亦是美國熱門TV秀〈美國典當行〉(Hard Core Pawn,有人翻譯成〈鐵杆當舖〉)家喻戶曉的大明星。該節目現已進入第七季,每週超過2千5百萬名觀眾收看。每個觀眾在路上見到萊斯,無不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成功運用萊斯在節目裡教授的議價法。有時候,觀眾巧遇萊斯經過時,也會要求他幫忙解決眼前的議價難題。自稱喜歡議價的萊斯,來者不拒,總是樂意停下腳步拔刀相助,輕鬆又漂亮地完成一個議價成功的示範教學。

在這本書中,萊斯說,自己過去五十年累積學會的生意經是無價的、也是許多職場或是商管學校無法教授的,而唯一能傳授這些知識的地方只有在當舖。在這裡,他學會每件事情,從買、賣、議價、管理員工、處理客戶、廣告、技術/流行的趨勢、預測經濟的升跌等等。

這次受到美國出版社Portoflio老闆的力邀,決定將他個人從當舖學到的成功生意秘訣傳授給讀者。書中分成八個章節,循序漸進地教授你:面對你的恐懼、相信你自己、愛你所做的、建立一個無界線的生意、跟當舖老闆一樣議價、建立長期的成功、透過社群建立誠信、將家庭擺在第一等等課題。

無論你是位當舖老闆、經營小生意的老闆、職場的管理者,又或是一位只想建立一個自己會喜歡的事業的人,那麼萊斯個人的成功故事以及他在《當舖老闆的議價力》書中教授的生意經,將能給你最多、最清晰的指導。透過書中介紹的哲學與練習,將能幫助你創造與經營一門成功生意。

坊間充斥太多商管叢書都圍繞在「瞭解客戶想要什麼?」這門課題。萊斯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我們學習的第一堂課是:「一般客戶都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因此,萊斯的書教導我們:「如何說服你的客戶購買一切你想賣給他的東西。」

萊斯也說,他在當舖學會的每件事情,就是靠「去做」(Doing)。那我們還坐在這裡等什麼呢?

網路上有許多萊斯的訪問與報導,以下這則專訪影片供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4L7AkI_S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