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全球暢銷獲獎作家茱蒂•布倫與兒子合拍她的經典小說:《虎眼》

母女/母子搭檔合作又添一樁佳話。近二、三年來,出現不少母女/母子搭檔作家,如超自然吸血鬼小說《夜之屋》(母親菲莉絲.卡司特、女兒克麗絲婷.卡司特)、紐約時報暢銷青少年小說《病毒》(Virals,全球暢銷驚悚作《骨頭女人》作家凱絲.萊克斯與她的兒子Brendan Reichs)、《姊姊守護者》小說家茱迪.皮考特與女兒Samantha van Leer合著首部青少年小說《Between the Lines》也將於六月美國出版。這般親子作家合作除了在書市之外,現在也跨越到電影圈。

全球暢銷8千萬冊、作品譯成31國語文的暢銷獲獎作家茱蒂•布倫的經典作《虎眼》已被拍成電影,由她自己與兒子勞倫斯•布倫共同撰寫改編劇本,同時由勞倫斯•布倫執導演筒。

《虎眼》(Tiger Eyes)在青少兒叢書市場暢銷逾三十年的小說,期間不斷有製片公司向作者茱蒂•布倫提出改編成電影的計畫,她始終沒有答應,直到她的兒子事勞倫斯•布倫(Laurence Blume)提出拍成電影的想法時,終於說服了她。她的點頭,或許說明她終於找到引頸期盼的那位「對的導演」吧!

勞倫斯•布倫提及自己第一次閱讀母親的作品是在他大一時。他說:「當我第二次在讀《虎眼》時,直覺認為『它應該拍成電影』。這個聲音不停地告訴我。」當他告訴母親自己對於小說改編的想法時,茱蒂•布倫放心地將它託交給兒子。母子倆人從拍攝前置期到24天緊鑼密鼓的實際拍攝,幾乎天天一起工作。茱蒂•布倫對兒子的表現露出驕傲地說:『勞倫斯對我來說很珍貴。母子一起工作,你不會知道將發生什麼事情,可是我認為我們都是心智成熟的大人,足以判斷什麼對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虎眼》的故事從一場告別式劃開序幕。一天深夜裡,17歲的戴薇(Davy)的父親在鄰近的便利商店遭歹徒持槍攔劫,不幸被射殺死亡。在他父親倒下的那刻,同樣在商店裡的戴薇眼睜睜看著父親孱弱的生命停止呼吸斷氣。

就當親朋好友紛紛前來參加父親告別式的早上,戴薇站在衣櫥前踱步懊惱,生氣自己不知道應該穿著什麼衣服。她發愁的煩躁反射出失去父親的痛苦,即使最後她換上活潑朝氣的衣服與鞋子,也遮掩不住她喪父的憂傷。

在告別式上,戴薇再次見到她的姑姑(她父親的姐姐)伊莉莎白以及她的姑父瓦特,他們倆人住在新墨西哥州。她記得上次見到姑姑和姑丈,應該是在祖母的告別式,當時她才五歲。她怎麼也想不到,大家再聚首時,竟又是在這般哭啼哀傷的告別式場合。

不發一語也不流淚的戴薇,在告別式上靜靜看著姑姑與姑父安慰站在她對面的母親。她的母親和弟弟跟戴薇一樣,流露失去摯愛的悲傷與痛苦。姑姑與姑丈憐憫她們孤兒寡母三人,提出隨同他們搬到新墨西哥州居住的建議。再三琢磨下,戴薇母親答應了,希望新環境的生活能夠療癒他們,走出失去摯愛的哀痛。

搬到新墨西哥州後,戴薇喜歡騎著姑姑的腳踏車到處閒逛。一天,她直直地騎往高山處,攻頂到懸崖凹處的山谷裡,她失控地放聲大哭,卸下在人前武裝的堅強,用力對山谷哭喊,等待她的聲音撞擊到密閉山谷傳回來的回音,當作是父親的回應。她聲撕力吼的喊叫一次比一次用力且強烈,突然間,山谷裡傳來一名男子的真實回應。他是沃爾夫(Wolf),一位年輕男子,與戴薇一樣擁有失去父親的痛苦,只不過沃爾夫的父親還活著,在醫院等待生命慢慢走到盡頭。

兩顆受傷的心彼此安慰。戴薇到醫院擔任志工,要求照顧沃爾夫的父親,成為他在醫院裡的好朋友之一,甚至逐漸帶她走出喪父之慟,也幫助她的媽媽和弟弟克服悲傷,有勇氣重返大西洋州,回到他們曾經與父親共享快樂的家。

這本小說初版於1981年,可稱是茱蒂•布倫的經典作之一。它出版至今逾30年,每隔幾年就推出新封面版本(如下),一直活躍於書市。



美國藍燈書屋剛與茱蒂•布倫簽下13本兒童叢書的電子書版權,《虎眼》就是其中一本,將於3月21日上市。有許多書評家稱讚《虎眼》在不同時間閱讀自有不同感觸,或許故事會讓你想起曾經失去的家人,也會讓你越來越理解女主角戴薇的行徑,懷疑自己若換作是她,應該也會做出同樣的事情。茱蒂•布倫在小說裡創造一個失去的痛苦,卻賦予一種繼續往前走的力量與強度。

《虎眼》是茱蒂•布倫全球熱銷的25部作品中,第一本被改編電影的小說。本同名小說的電影除了有茱蒂•布倫擔任編劇、茱蒂•布倫的兒子執導的幕後堅強陣容之外,演員實力也不容小覷,力邀美國熱門影集〈花邊教主〉(Gassip Girl)女主角薇拉•賀蘭飾演小說女主角戴維、美國熱門影集〈幸福〉(Felicity)女主角艾美•喬•強森飾演戴維的母親。本片預計於2012年底在美上映。


電影【虎眼】海報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普立茲得主寫給低智能兒的真情著作:《兒子,我們去旅行》

這本書自上個月拿到書稿後,我先被作者經紀人的介紹打動,接著利用幾天的夜晚,在睡前抱著ipad閱讀它。讀著讀著,腦袋也不經意地畫出這對父子一起旅程的圖像(我不認識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長相,因此在腦海裡的畫面只是單有形影,而少去了清晰面孔),溫馨又令人憐憫。

普立茲獎得主巴茲.畢辛格是美國經典著作《勝利之光》(Friday Night Lights)的作者,這本書被《運動畫刊》選為運動類最佳書籍第四名,並為足球類最佳書籍榜首,也被ESPN體育台選為二十五年來運動類最佳書籍。這本書的主要講述德州奧德薩市的高中足球運動,其銷售量至今已累計近兩百萬冊,還被拍成電影與電視影集。巴茲的著作包括《城市之禱》(A Prayer for the City)以及《紐約時報》暢銷書《八月的三個夜晚》(3 Nights in August),他同時現任《浮華世界》的特約作家。

眾人知道他擁有擅長書寫的好文采,卻很少人知道他育有一名低智能兒。在他撰寫數本膾炙人口的作品後,他終於做好準備提筆寫下自己與低智能兒子的生活旅程。因在過去數十年裡,他自認從來沒有真正認識兒子,直到兒子拿起一張地圖,一趟只有他們父子倆重遊過去24年停歇駐足的城市的旅程才就此上路,也帶領他走進那個他陌生卻是兒子一直身處的世界。

1983年8月,巴茲站在產房外,著急卻又歡喜地迎接一對雙胞胎兒子的誕生。這對雙胞胎兄弟雖然前後只差三分鐘出生,卻在呱呱落地那刻注定兄弟倆人從此生長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哥哥葛瑞(Gerry)遺傳父母的聰穎,在校成績傲人,自費城大學畢業後,投入教職工作。晚他三分鐘出生的雙胞胎弟弟薩卡(Zachary)沒有跟哥哥一樣擁有高智商,卻繼承了父母的良善。

當時站在產房外的巴茲回憶起薩卡出生時,因他先天肺部生長不健全,導致他出生後,因肺部無法自行呼吸運送氧氣到大腦,導致大腦缺氧而受損,智力僅有70,比一般正常人的90還要低,卻幸運地比無法照顧自己基本生活起居的50高。

即使巴茲慶幸薩卡至少擁有基本照料自己的能力,卻無法用正常教育他,因此他從小就讀特殊教育。自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後,薩卡到住家附近的超商工作,每天八小時只能做些擺放雞蛋、牛奶瓶等簡單又重複的工作。他雖是成年人了,卻只有8-9歲孩子智力,因此他的理解力根本無法身任更複雜的工作。巴茲有時會到薩卡工作的超商,躲在一旁觀察他。一天,他看到薩卡坐在超商倉庫的階梯上休息,他的一位同事跑來戲弄他,告訴他有位女熟客喜歡他,鼓勵他大膽跟她搭訕。對於男女之愛沒有概念的薩卡,果然按照同事的話去做。當下看到這幕的巴茲很想上前給那位同事兩拳,可是他不但沒有衝動這麼做,反倒傷心地跑掉了。他自認當下的自己是個懦弱的父親。

就算薩卡的智能無法閱讀一本書,巴茲還是習慣帶他去邦諾書店買書。每次進入書店後,薩卡永遠只固定逛一個書區──地圖。巴茲任由薩卡認真翻閱每張地圖,他則獨自在鄰近的旅遊書區瀏覽,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一生必訪的1000個地方》。當他翻著書中介紹的地方、看著風景迷人的照片時,令他想起父親曾經帶著年幼的他去旅行。「旅行」這個詞,似乎在薩卡兄弟出生後,成為他最遙遠的記憶。站在一旁看著薩卡專注於費城的地圖時,巴茲上前詢問是否有想買的書,薩卡點頭想買手上的地圖。即使薩卡已經買了一屋子的地圖,他永遠像個大孩子,每到書店一定要買地圖,因為他想牢牢記下每個地方的路線,如哥哥葛瑞上學的學校、父母上班的地方等。

薩卡想要走遍地圖上每個地方的渴望,以及巴茲自個兒幾近遺忘旅行的快樂,讓這對父子第一次產生「出走」的共識,於是巴茲計畫帶著薩卡重訪過去他們一家人曾經去過的地方,一路從費城到洛杉磯,希望巴茲能在地圖上畫下記號,牢牢記住自己去過的每個地方。一趟原本單純為孩子圓夢的旅程,卻成為一位父親真正走進低智能兒子眼中看到的、心中所想的世界。

在閱讀這本書時,會讓我想起榮獲法國費米娜文學大獎的傳記《爸爸,我們要去哪裡?》,都是一位父親寫給孩子的作品。即使孩子現在不懂,或許也永遠不會有瞭解的那天,身為父親的巴茲還是感謝老天送來的特別禮物。書中內容沒有過多的悲傷與同情,而是讓我們看到智能兒看待一件事情的邏輯以及在非常人世界裡的自我學習,最重要的是,一位正常人父親如何走進與瞭解一位異常孩子的世界,充滿歡鬧、笑語以及真摯動人的親情。

巴茲是個了不起的父親,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當他在下筆描述薩卡的每一行為時,你或許會紅了眼框,最後你會落淚。你的淚不是因為同情,而是為低智能孩子薩卡的每一小步學習感到驕傲。

美國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將於五月出版《兒子,我們去旅行》(Father's Day),首刷印量10萬冊。《蘭花賊》作家蘇珊‧歐琳、《美麗男孩》作家大衛.薛夫等多位美國知名文學作家齊力動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