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患有閱讀障礙症的新手巡邏員在成長路上的困境:《邊境之歌》

多次獲得國家新聞獎項的作家吉姆・林奇繼個人首部小說《少年邁爾斯的海》榮獲2006年「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書卷獎」(Pacific Northwest Booksellers Book Award),獲英國最受歡迎的電視讀書節目「查理&茱蒂」選為2006年夏日閱讀書籍之後,沒有人不動容於他筆下細膩刻畫小男孩成長過程的困境,被喻是「成長療癒小說家」。三年後,他的療癒筆觸更洗練,在2009年出版的新作品《邊境之歌》(書名譯自:《Border Songs》)同樣展現他慣有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創作風格,描寫一位遭受群體排斥的患有閱讀障礙症的新手巡邏員在成長路上的困境。美國出版社Knopf和加拿大蘭登出版社(Random House)讀過本書初稿後,立刻出高價預付金先搶下此書美國和加拿大版權。英國出版社Bloomsbury也隨後跟進標下英語版權,預計在今年8月出版。

小說是從成年後的布蘭頓當上邊境巡邏員拉開序幕。在巡夜的第五天,他發現一名年輕的加拿大女人瑪麗婭。她闖過了邊境,也闖進了他的心。愛情,促使布蘭頓試圖改變自己。然而他龐大的身軀在嬌小的瑪麗婭面前顯得格外發蠢笨。在巡邏工作上,布蘭頓對邊境的森林非常熟悉,觀察力又敏銳,在幽默能幹的上司指導下很快地適應巡邏員的工作,甚至還發現了一項驚人的偷渡計畫:走私集團偷偷挖掘的一條地下通道。然而,不懂與人打交道的布蘭頓無法向鎮上的人清楚解釋:為什麼他能看出那不是一堆爛泥,而是一個地道。

布蘭頓就是故事的主角。他不是一位普通人。有6英尺8吋的巨人身高,走起路來像隻熊一樣笨重,還患有閱讀障礙症,更麻煩的是,他只要一激動就語無倫次,唾沫四濺,根本沒有人聽得懂他到底在說什麼,因此鎮上每個人都不願意接近他,即使他穿上巡邏員的制服巡邏,也不被人親近。

布蘭頓的孤立不是一天養成的。自小,布蘭頓對周遭的事物就比其他孩子來得敏感。即使是他安安靜靜的時候也會露出些許古怪,像是他能看見別人根本就注意不到的流星;當他大喊有地震時,沒有人感覺得到,只有監測儀才能探測到這個微弱的震級。比起一個普通的孩子,布蘭頓的成長過程更加艱難。在學校念書時,布蘭頓被同學取笑是怪物,只交了一位朋友丹尼。但丹尼離開後,母親不忍心看到兒子一直受欺負,就把他帶回家自學,像母雞一樣保護著兒子不受外界欺負。然而,這個決定只讓布蘭頓變得更笨拙,更不會與人相處。

在無人作伴的情況下,布蘭頓天天往樹林裡鑽,特別喜歡鳥兒。一英里外,只要有鳥飛過,他就能從外形和飛行的姿態猜出是什麼樣的鳥。春天時,他躺在床上不用睜開眼,光聽窗外鳥鳴,就可以辨認出一打不同的鳥類。雖然不能讀書寫字,布蘭頓就用畫畫來表達感情。他筆下的圖畫大多是鳥兒和森林。除了一位女按摩師蘇菲亞之外,鎮上沒有一個人看得懂他的畫。就連他的父親也看不慣自己唯一的兒子,曾對女按摩師說出了「我一生中從來沒有為兒子感到驕傲」這樣的喪氣話(即使布蘭頓盡忠職守巡邏員的工作)。

成年後當上巡邏員的第五天,布蘭頓意外揭發偷渡通道一事,並沒有讓他成為鎮上的英雄而作為故事的結局。這種不流於俗套的英雄式結局更令人期待如何收場。一直懂得他的圖畫的女按摩師,為布蘭頓舉辦一場藝術雞尾酒會,邀請鎮上所有的人,還暗中邀請西華盛頓大學美術學院的院長出席。校長非常欣賞布蘭頓的藝術,把他的畫作跟畢卡索和梵谷相提並論。在場所有人噓聲四起,人們嘲笑之餘,也悄悄注意到窗外的奇蹟──無法忍受室內空氣的布蘭頓步出戶外呼喚他的朋友,一千多隻鳥舖天蓋地飛來,圍聚在他身邊戲耍,這個壯觀景象牽著室內的人走出來,鳥兒齊飛上天空。這時候,布蘭頓看見母親倚在父親身旁,父親的眼裡也終於流露出驕傲的神色。

在《邊境之歌》這部作品中,吉姆・林奇運用清新幽默的筆調書寫一位邊境巡邏員的工作──與世界各國的偷渡客鬥智,與走私販、毒販和躲藏在黑暗中的恐怖主義者鬥勇。而他筆下創造出來的形象英雄,是他人眼中笨拙的、有閱讀障礙的少年布蘭頓,他用自己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的誘惑與邪惡,也讓我們看到孤立的他走向大自然與森林裡鳥兒的依賴互動,從中尋求慰藉的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