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為世紀之書:《布魯克林有棵樹》

>>>中繁版書名:《布魯克林有棵樹》(如果)

每年到北京必到西單圖書大廈朝聖。曾聽北京辦公室同事們提過他們那裡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中國書市看北京,北京書市看西單。」對中國讀者來說,西單圖書大廈是一間稱得上有水平的書店,踏進書店映入眼簾就是當下的暢銷書,疊列整齊,讀者唾手可得,加上西單圖書大廈在經營上比他家書店的折價高、舖書速度快,讓它一直獨占鰲頭成為當地居民最愛的書店,時時可見店內每個營業櫃台前大排長龍抱著一籃書等候結帳的讀者。我走進這裡,習慣從一樓逛到二樓的中文書區,再逛到地下室的英文書區,一待起碼半天時間。

七日書展結束的下午,我與四位同事搭地鐵到西單圖書大廈。逛完一樓中文區搭手扶梯到二樓時,在右手邊的暢銷小說平台上看到現代經典小說《布魯克林有棵樹》(A Tree Grows in Brooklyn)才出版,據北京同事說它的銷量反應不俗。書封是以一株藍樹作基底,簡潔地搶眼。當然,我也不否認自己很喜歡這個故事,因它有我這位讀者最喜歡的故事元素(很可惜前幾年推薦時,編輯們對少年成長題材興趣缺缺,但我心裡還是一直掛念著它,期望中繁版有日問世)。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呢?

《布魯克林有棵樹》最早在1943年出版,甫出版便獲得巨大成功,六周內銷量30萬本,創造四十年代書市的銷售奇蹟。兩年後,被改拍成電影《長春樹》,一舉拿下奧斯卡獎。從四十年代走到二十世紀,這本小說不但沒有絕版,甚至在美已經出版十餘種封面版本(我挑了自己最喜歡的一款封面),年年再刷,成為一本橫跨逾半個世紀的現代經典小說,贏得各方的大力讚賞:
  • 1996年,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為世紀之書
  • 入選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二十世紀最佳青少年讀物,與《哈利波特》、《小王子》、《夏綠蒂的網》、《清秀佳人》(也有人翻《紅髮安妮》,也是我小時讀了很喜愛的書之一)並列
  • 被選入美國中學課本
  • 是美國各大書店每年寒暑假的青少年閱讀推薦書
  • 評為傳閱半個世紀的現代人必讀經典之作。

一打開書頁,上場主角是小女孩芙蘭西和弟弟尼雷,他們是生於布魯克林一家貧窮人家的孩子。姐弟倆利用周末到外頭收垃圾,靠紙張瓶罐賺來微薄碎幣,再將賺來的錢一半存到錢筒,收藏在一家人租屋的儲藏室角落。他們稱這個錢筒是「共同銀行」,存放每位家族成員的共同財產,這也貫穿了整部小說,成為日後芙蘭西的自信、堅強和夢想的標竿。

生活雖苦,芙蘭西的母親一直保護尊嚴和追求知識的信念。她在生下芙蘭西時,躺在床褥上抬頭問自己的母親:「我想讓孩子讀書,但要讀什麼書呢?」她的文盲媽媽(芙蘭西的外婆)想了一下說:「聽人說,人一生一定要讀《聖經》和《莎士比亞全集》。」她認同地點頭如搗蒜。等到自己兩個孩子上小學了,她還是沒有放棄追求知識的職志。一天,她到兩位音樂家姊妹的家打掃時,竟開口用清掃房子的鐘點費交換跟音樂家姊妹學習一個小時的鋼琴,甚至那天將兩個孩子巧妙安排在旁偷學,竊喜自己佔便宜。母親不放棄追求知識的行徑果然影響到芙蘭西,讓她在生活中抱持向上的生存意願和奮鬥精神。

《布魯克林有棵樹》中所指的樹是臭椿樹,是一種少有在水泥地上都能頑強生長的樹,這也象徵著芙蘭西的成長。

芙蘭西從小就喜歡利用星期六到圖書館,希望自己能將館內從A到Z的書都讀過一遍。她的堅強像媽媽,豐富想像力卻遺傳爸爸。學校老師時常表揚她在寫作文的想像力,卻也和顏悅色指正她有關謊言與故事的差別:「妳有這麼好的想像力,我為什麼要處罰妳呢?人們說謊是因羞愧或怯懦,而故事則是現實的提煉。只是妳講故事的時候並不是按照實際情況來說,而是按妳想像中的理想情況來講。」接著說:「或許有人會認為妳說得這些都是可怕的謊言,因為這些都不符合人們心中認定的事實。以後,遇到跟人講話的時候,要如實敘述,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能照自己腦中想像力去寫。說話要說實話,寫故事才要靠想像。」老師這番解釋打醒芙蘭西,讓她從此不再將故事與說謊混為一談了。

這本小說從芙蘭西的出生、兒時一直寫到她成年,講述閱讀如何讓外人眼中的卑微生命變得高貴、知識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修為和命運,及家庭家人的力量如何支撐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後記
中簡版《布魯克林有棵樹》的譯者方柏林不斷在找好故事讀給自己的孩子聽。在美國讀到這本小說後,欣喜找到他心中讀給孩子聽的最棒故事,於是他開始動筆逐字逐句翻譯成中文,送給孩子當故事書。回到中國後,他跟譯林出版社老闆是舊識,大大推薦這本小說,希望出版社能買下這個好故事出版。今年七月,《布魯克林有棵樹》真的順利在中國市場誕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